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教学

膏穴加综合调理治矮小症

时间:2020-07-08 10:47 来源: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膏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通过特殊方法炮制,再通过不同工艺制成膏体,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贴敷于特定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治疗方法。多年来,笔者在接诊矮小症患儿时,对于抗拒打生长激素、口服中药困难的情况下,根据患儿基本情况,采取中医辨证膏穴外治法,在改善患儿厌食、腹泻、便秘、易感咳嗽、慢性乳蛾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的良好生活习惯,患儿的生长速度得到明显提高。这种疗法患儿依从性高,家长经济负担小,备受认可。

  矮小症是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儿童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低于第三百分位者。矮小症在中医学属“五迟”范畴。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五迟》云:“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然而,与“五迟”相对应的现代医学病症,多为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智能低下等,相对笼统,不能更细致深入地体现出矮小症的病因病机。

  矮小症患儿多伴有厌食、便秘、腹泻等脾胃消化吸收异常,也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等肺系疾病。笔者在治疗伴有基础疾病或亚健康的矮小症患儿时,多以改善患儿体质为主,最终使其食纳正常、营养吸收好、喜爱运动、睡眠较佳、生长发育速度较之前有改善,身体免疫力也得到一定提升。现分享笔者治疗矮小症验案一则。

  病案介绍及治疗过程

  江某,女,2013年9月25日出生,2018年4月1日就诊。主诉:生长迟缓4年。主要症状:从小生长迟缓,生长曲线不详、近半年增长2厘米,纳差、大便干结,2~3日1次,夜卧不安、经常感冒、咳嗽、发热、乏力,不喜运动,舌淡、苔白厚腻。体格检查:神志清、身材匀称、身高97厘米(小于第三百分位)、体重16千克。其他:父亲身高172厘米,母亲身高159厘米,该患儿出生时身长49厘米、体重3千克,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

  实验室检查:生长激素峰值4.87,骨龄3岁,子宫卵巢垂体无异常。

  诊断:矮身材(脾肾两虚)。西医认为为矮小症(生长激素完全缺乏症),西医的治法为每日1次生长激素注射疗法。因患儿恐惧,拒绝针剂,口服中药困难,家长要求中医外治疗法观察生长速度。

  治疗原则:通过调体质(健脾消食、润肠通便、益肾强骨、宁心安神)促生长。

  治疗方法:①中药外用贴:用小儿健脾贴(中药成分为丁香、吴茱萸、磁石、五倍子、冰片等),贴敷中脘、天枢、足三里(消食导滞),脾俞、肺俞、三阴交(健脾安神)与身柱、肾俞、命门(补肾强骨)3组穴位,每3天轮换贴敷。②推拿:每日捏脊、摩腹、运八卦各1次,由患儿妈妈操作。③营养:每日肉食50克,鸡蛋1个,牛奶300~500毫升。适量水果蔬菜,多食五谷杂粮粥。④运动与睡眠:要求每日30分钟跳跃运动(如蹦床等),晚上21:00上床睡觉,早7:00起床。

  2019年4月骨龄复查,显示患儿骨龄为3.9岁。2018年3月底至2019年4月初,身高增长8厘米,骨龄增长0.9岁。笔者建议患儿父母于2020年4月初再次带患儿复查骨龄。正常儿童3岁以后年身高增长速度为5~7厘米,此患儿年生长速度超过7厘米,为生长良好。患儿骨龄3.9岁,与身高105厘米、体重16.5千克相符合,为50百分位水平。患儿身高、体重随访记录显示,2019年12月26日,患儿身高110.5厘米,体重17.5千克。

  病案分析

  此案病因为后天调养失宜,病位以脾肾为主,与心、肺相关,病机为患儿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气血化生乏源,则生长缓慢。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肾气的充盈又赖后天脾的滋养,脾虚导致肾精亏虚,骨髓不充,生长缓慢,则身材矮小。脾虚导致气血乏源、心血不足、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肺主治节,外合皮毛,为一身之藩篱,脾气不足则母病及子,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患儿易于感邪,反复感冒咳嗽,久则正气不足,体质虚弱,动则乏力,影响正常运动对骨关节的刺激作用,最终影响生长发育。

  外用药贴穴位贴敷,中脘、天枢、足三里,消食导滞,患儿逐渐胃口开,大便1~2天1次,排出顺畅,正常饮食后营养得以补充。脾俞、肺俞、三阴交,平补脾肺之气,患儿体质得到改善,感冒咳嗽频率减少。消化正常,心血充养,夜卧得安,深睡眠充足,有利于生长激素分泌。患儿治疗2个月后,饮食、二便、睡眠均正常。刺激身柱、肾俞、命门,益肾强骨,患儿气血充足,骨骼生长加速,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追踪2年,患儿生长速度与正常儿童无异。 (王新凤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素朴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