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聊聊足底筋膜炎
时间:2022-11-17 20:00 来源: 发布人:qihuangAamin 浏览:
什么是足底筋膜炎?
足跟痛是骨科门诊较常见的疾患。足底筋膜炎作为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 ,是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足底筋膜是一种连接跖骨与跟骨的一扇形较厚的多层、致密、无弹性纤维组织结构,沿脚底表面延伸,宽厚而坚韧 ,具有支撑足弓,保持足底平衡及稳定的作用。人体双足走、跑、跳动作的推动力、人体平衡的协调与维持都离不开足底筋膜的参与。然而,反复高机械应力与微损伤的综合作用常导致足底筋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引发足底筋膜炎。这是一种生物力学过度使用的状态,而并非是一种无菌性的炎症。
祖国医学认为足底筋膜炎属中医学“筋伤”“痹证”范畴。《素问·长刺节论》中有:“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日筋痹”。足底筋膜炎的发病与足部的筋、骨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人体正虚,肝肾之精不足,经筋失养,气血不足,加之积累性劳损,气血暗耗,风寒湿之邪易客于筋脉,寒湿凝滞,足跟部经脉经筋之气不畅筋脉痹阻,不通则痛,遂发本病。
有何症状?
多发生在年龄40-70岁的人群中,男女无明显差别。典型症状是晨起或久坐站立后足部着地时出现剧烈疼痛,活动后疼痛有所减轻但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会反复发作,疼痛逐渐加重。足底筋膜炎所导致的疼痛多位于足跟处,压痛较为明显。足底筋膜炎属于自限性疾病,80% 以上的患者会在一年左右好转,但疼痛持续时间长,发作影响工作、日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范围及降低其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长时间站立、过度奔跑运动、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高足弓、扁平足及跟腱挛缩等足解剖结构异常,足内翻、踝关节背伸受限、足底及足内肌无力的生物力学因素,以及穿不合适的鞋子、赤脚走路、长时间负重等外在环境因素都是危险因素。研究发现BMI指数>30的人群,以及踝关节背伸活动减少、从事负重活动工作的人群发生足底筋膜炎的风险较高。
如何治疗?
(1)居家康复和口服药物:早期的居家康复手段包括休息、改变生活方式、局部冰敷、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物等,但口服药物需同时结合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才会有更好的疗效。
(2)物理因子治疗:有低强度激光治疗、直流电离子导入电疗法、超声波治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等。其中体外冲击波治疗因其无创、 安全、有效,被广泛地应用于运动损伤和骨骼、软组织疾病。体外冲击波利用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起到促进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松解组织黏连和镇痛的作用。
(3)牵伸训练:牵伸是一种常用、有效且低成本的治疗方法,包括松解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足底筋膜拉伸,站立位腓肠肌、比目鱼肌拉伸、台阶拉伸训练,强化足底屈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等。最大化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肌群的长度及足底筋膜特定拉伸来缓解足底肌膜炎患者的疼痛。
(4)足部矫形器和夜间夹板的运用:足部矫形器能减少足部承重时足底筋膜的负重,支撑内侧足弓,减少对足底筋膜的压力,而夜间夹板是通过将脚和踝关节固定在 90°中立位来防止睡觉时踝关节跖屈,从而减轻足底筋膜的挛缩,且单独使用夜间夹板可以改善足底筋膜的疼痛,将矫形器与夜间夹板一起使用时效果更好。
(5)注射治疗:包括肉毒素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注射、皮质醇注射及葡萄糖注射等。
(6)云南省中医医院骨科病区特色治疗:传承自名医李永康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认为足底筋膜炎归属“痹证”的范畴,风寒湿三邪夹杂而至,客于足底筋脉,加之肝肾不足,气血暗耗,发为本病。治宜补肝肾、强筋骨,兼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活血通络止痛。目前云南省中医医院骨科病区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治疗体系:中医辨证,四诊合参,方药、针灸、中医综合治疗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标本同治,从而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病情。从方药入手,予我院骨痹1号方加减以补肝益肾,益气活血从而治本;加以针灸、温针灸刺激气血传导,取穴太溪为肾经之原穴,昆仑为膀胱经经穴,两者为表里配穴,补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然谷为神经的荥穴,益气固肾,清热利湿,配伍丘墟及阿是穴活血化瘀止痛;辅以中医综合治疗治标,以中药煎汤熏洗,取以伸筋草、透骨草等药物舒筋活络,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配以川芎、秦艽、威灵仙、木瓜等祛风湿、温筋散寒活络,佐以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加之中频脉冲治疗以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外包我院外1号方以活血化瘀止痛。对于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者,还可施行软组织内封闭术的治疗。针药配伍,辅以中医综合治疗,辨证施治,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鼓励、支持患者。目前我院骨科病区在治疗足底筋膜炎方面已取得较良好的临床疗效,深受广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信赖。
足底筋膜炎虽是自限性疾病,但仍给很多人带来困扰,望通过有效的治疗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