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建设

中医药文化释义

时间:2016-01-23 08:51 来源: 发布人:admin 浏览:

  1、何谓中医药文化?

  “文化”源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的最大作用是以文化人、教化天下。不同的群体各有其信奉的不同文化,但其基本内核包括内隐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规范,外显的是其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创造物。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2、什么是中医院文化和中医院中医药文化?

  广义地说中医院文化是中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标志着中医院总体发展状况。狭义的是指中医院在长期的医疗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自觉优化,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并存在有机联系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办院宗旨、服务理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品牌形象等。它以自然文化沉淀为基础,主动建设为发展方向的一种亚文化体系,它同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形成互动,产生影响,并为中医院员工和患者共同遵守奉行。

  “中医院中医药文化”:是中医院文化中具有中医药文化内涵和特色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内容。是中医院必须巩固和亟待加强建设的核心文化,也是中医院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3、什么是中医药文化艺术?

  中医药文化艺术是指具有我国传统真、善、美艺术品格的中医药智慧、知识、技术、文物、器具和以中医药文化为内容的书画、雕刻、诗文、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

  4、何谓中医院文化环境?

  是指中医院具有展示中医药文化、中医院文化、中医药文化艺术的医疗服务场所和空间。体现着中医院的价值理论、人文内涵、审美意向等。它是中医院向社会大众传播表达的物态语言和具体形象。#p#副标题#e#

  5、什么是中医跨文化?

  跨文化,是同一环境下多元文化共生共存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与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西医学,在中国本土上共生共存时所产生的碰撞,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中医与其它医学交流时,由于各医学之间有文化背景的差异,冲突就很难避免,有冲突就会有胜负,“跨”就是有了影响、统领、凌驾的意思,各种文化的医学之间也就有了“跨”与“被跨”的关系。站在中医学角度来看,这种“跨”与“被跨”的关系就称之为“中医跨文化现象”。

  跨文化现象非常普遍,同质文化下各子文化间可以产生,如中国本土文化里的中医文化、道教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汇。更激烈的跨文化现象则常常出现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之间,如中国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与西方文化为根基的西医学之间的碰撞和贯通,比同质的中医文化与道教文化的交流所产生的碰撞要激烈得多。

  中医的理论和技术是以中国文化为其源泉和根基,所以研究中医跨文化现象,自然也离不开中国文化这个根本。而研究中医跨文化现象,其实质是想站在中医角度,回答在全球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与西医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跨文化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诸侯国为其自身统治的需要,开始注意到了文化在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各种学派和思想在这时开始迅速萌生,出现了称之为“九流十家” 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十家除小说家即为“九流”)。各“流”各“家”在思想形成过程中,相互诘难,相互撞击,形成了早期的跨文化现象。

  这时的中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称不上“流” “家”,但同根文化的基因,为中医加入到各“流”各“家”的碰撞和诘难中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吸收、融合各“流”“家”的思想精华和学术营养,最终形成了源于各“流”各“家”,又异于各“流”各“家”的“医家” 。如中医治病主张“用药如用兵”,“因地制宜”就和军事文化,堪舆(地理)文化进行了碰撞和交流,并最终为我所用。不过,毕竟文化基因相同,终究不如与异质(外域)文化碰撞来得凶猛和激烈,也很难说清是谁在“跨”谁。

  异质文化大约在汉唐时期开如进入中国,以佛文化为根基的印度医学开如“跨”入中医范畴,与以儒教、道教等中国土著文化为理论渊薮(比如“天人相应”、“阴阳五行”、“道”、“气”、“理” 等等)的中医交相影响,比如,陶宏景在整理改编葛洪的《肘后方》时就引入了很多印度医学的理论观点,孙思邈在道家里被尊崇为“真人”,可见其道教功底之一斑。但在他学术思想中仍“道合古今,学禅数术……,深入不二(不二法门),则今之维摩洁耳”。所著《千金翼方》是最早提到《大藏经》的医籍,从“四大”医理、医德,到“万物皆药”的思想均予吸收。而且,据隋唐史书记载,在当时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学药学书籍就有十几种。中医也在这时开始跨出国门对印度医学施加影响,中医的脉学著作就被译成梵文为印度医学所使用。

  不管是异质文化还是同质文化下的子文化,他们之所以能在中医里站稳脚跟,大约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异曲同工的作用指向,能取得病员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佛教信徒在当时的中国已极为普遍,它的“灵魂不死”、“生死轮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教旨,为中国信徒所追捧,同时,这些教旨与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行医旨趣不谋而合。二是能够丰富中医的治疗方法。比如,中医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讲“孝悌”,认为“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是不能轻易毁伤的,导致了创伤性为主的外科学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外来文化的医学手段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印度的外科、整骨、眼科等手术在唐代已有一定影响就证明了这一点。三是能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仅有现有的文化理论已经无法说清治病的原理,必须引进本土同质子文化理论和异质文化的医学理论来加以充实。于是军事理论,烹饪理论、堪舆理论等都被引进到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而一些异质文化的医学理论也是直接进入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来,如印度的“医方明”,阿拉伯的“回回医”等。

  尽管以后又有很多异质文化的医学传入到中国,渗透到中医里,但是,中医并没有被外来医学“跨” 变为异质医学,相反,到是一些僧侣开始用纯正的中医学知识和方法在寺院里广施仁术,普渡众生。而诸如乳香、郁金、仙人掌、荜拔、安息香等外来药物,在中医跨文化的影响下,反而在中药的家族里“安家落户”,成为堂堂正正的中药 “成员”。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本土文化的中医学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外,还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极强包容性,适合异质文化生长的环境不无关系。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种包容性和生长环境却是源于强大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除了包容性,同时还具有排它性和实用性。通常情况下,凡是对中医有利的文化,它就采用同化式的排它——把有用的异质文化(包括同质的子文化)同化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医不利的文化,就直接采用强硬的驱逐方式予以排除——即使他曾经是同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会在跨文化的代谢过程中被中医文化逐渐淡出这个范畴,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巫术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分道扬镳。

  然而,在近现代全球性的“跨”与“被跨”的异质文化较量中,中医差不多遇到了覆没性的打击。特别是西方文化为根基的西医学的崛起,使许多从前中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轻而易举地变成了可能,加之西方列强出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以咄咄逼人之势传播着自己的文明和观念,使西医很快在中国扎下根来,并大有将中医取而代之之势。

  如果在1840年以前,依附在中国文化母体下的中医,与其它文化母体的医学发生交流、摩擦时还有一定自主权和选择权的话,那么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全球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跨文化的现实情况下,中医要想象从前那样称霸中国显然是不可能了。首先,西医凭藉自己的学术优势所形成的语境霸权,日益明显地影响、执掌、凌驾着中医。可以这样说,现在很多的中医学术已摆脱不了西医学的影子,随便说句中医有关的话题都有西医的境界,比如“中医治糖尿病有效”——是中医治病,西医出效果的“事实”。随便举一个医学概念,都有西医侵占中医的成分,比如“霍乱就是肠道传染病”——这是西医理论置换了中医概念(“霍乱”本来最早出自中医,原概念不仅仅指“肠道传染病”)……。其次,西医借助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技术实力,占踞了中医的技术空间,比如,中医的脉诊,在现代诊疗技术条件下,许多中医师已弃而不用,或者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摆设。比如,中药的膏、丹、丸、散已几近失传,这当然是西药的针、片等技术占据了中药制剂技术的结果……。再次,西医借助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兴起,力图撼动中医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比如,用量子物理学的互补原理诠释中医的“阴阳学说”——是西医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对中医理论进行实证化改造……。西医的这些影响、诱导和制约,已使中医的生存空间愈来愈狭小,中医也明显感觉到了空前的失势、无助和危机。

  中医跨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文化冲突,我们以前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这种跨文化冲突带来痛苦和窘迫,相反是一种荣耀和自豪的爽感,是因为我们在以前的跨文化过程中,常常是超越者、执导者、凌驾者,保持住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霸主地位。而反观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史,我们国门紧闭,“天下之大,唯我华夏”,不知道文化外面还有文化、技术外面还有技术、华夏之外还有我们很多应知而不知道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使西方文化的医学理论“跨越”了中国文化的医学理念,使我们从超越者变成了落伍者,从执导者变成了被执者,从凌驾者变成了受凌者。

  问题在于,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在地球成为村,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时代,跨文化已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和不可回避的事实,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它都会对各自的土著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说得直白一点,中医跨文化现象实际是多元文化共生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文化进化的翻版,要么你“跨”,要么你“被跨”。一味的贬损、斥责其它文化,或者自恋式的自大、自尊自己的土著文化,都无法阻挡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竞争、碰撞、执掌和最终的融合,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来寻求这种跨思维、跨语境、跨学术的共同点,从而达到一种相互认同的全新融合。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只有参与到这些文化的竞争行列里来,接受各种文化的不断刺激和挑战,在这种刺激中获得互动,求得新生,求得发展,求得合作,择其各种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这才是保持中医先进性的最根本的途径,也应该是中医跨文化所追求的境界。#p#副标题#e#

  6、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⑴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⑶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7、如何理解“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⑴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键。

  ⑵中医医院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并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加以发扬光大,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上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发展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价值取向上决定“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如医院精神、医院宗旨、医院理念、质量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⑶要通过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要通过培训、教育,大力倡导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使全院上下形成共识,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8、如何理解“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⑴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中医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中医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⑵中医医院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行为规范的主导作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价值、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⑶要通过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在服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巩固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不断加深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底蕴,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促进医院的整体行为和职工的个体行为,始终坚持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

  9、如何理解“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⑴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⑵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要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要通过主题活动、图文实物等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要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以广大群众为对象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扩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⑶要通过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规范化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断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医院在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0、中医院为什么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科学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11、中医药文化分为几个层面?他们之间有何种结构关系?

  中医药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是:

  ⑴物质文化是基础;

  ⑵行为文化是面貌;

  ⑶制度文化是规矩;

  ⑷精神文化是意识(核心)。

  四者相互联系,由浅层到深层,由基础到核心,共同构成中医药文化的整体系统。#p#副标题#e#

  12、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哪些具体内容?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内核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我们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13、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仁”?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

  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医乃仁术”是医学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和医德的基本原则。中医药文化之“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医术之仁,二是医心之仁。

  14、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和”?

  “和”,它涵盖了核心价值的各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在执业方法上是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是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

  为医者要在以下四方面达到“和”的要求:

  在执业方面,医者要从内而外觉察自己是否以“中”为导向、以“和”为原则,诊断治疗上是否是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病症兼顾的中医学基本思维方式与诊疗方法。

  在医患关系上,医者要以和谐为目的,承担起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命。对待患者要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

  在同道关系上,要体现礼让谦和的内在修养,一体同道、互资相长,打破门户之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逊礼让、顾全大局。

  在医生身心修养上,要澄神守中,涵养品性。即实现医者身心的和谐。

  15、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

  “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髓

  不仅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具有高超的直觉心悟的能力和取象类比的能力。由于中医学有着独特的思维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取象运数和直觉体悟思维方式,所以就对行医者提出了“精”的更高要求。

  “精”提示医生,只有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证不惑,救死扶伤。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16、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诚”?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诚”要求心怀至诚,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要求诚笃端方,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诚”是一种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和规范。“诚”是一种主观的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境界,以说真话,对别人、对自己都不掩盖事实真相作为自己的守则。古代并不是谁都可以学医,“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

  “诚”的品格要求医生钻研求真务实、做事实事求是,待患真诚,严守医密,一药一术,皆至诚恳,遵法炮制,不省人工,剔除伪劣,选药上乘。严禁抄袭剽窃,篡改伪造。不以虚言诳人,不以危言相恐,不以神方秘术炫世惑众,不曲顺人情以保己名。

  17、如何理解中医药的物质文化?

  是指中医药文化中的有形部分,包括医生服务时用的工具和产品,如针灸术、本草、衡器、药碾等。医生服务时产生环境,如堂招、店幡、脉垫、诊桌、座椅等。

  中医药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后,中医药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也渐次落伍于西医药。

  18、如何理解中医药的行为文化?

  是指医生在诊疗活动,日常交往中产生的行为活动。如“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 ”等都属于行为文化的范畴。

  现代中医院行为文化包括:医院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19、如何理解中医药的制度文化?

  是指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以四大经典为准则,带有政治宗法等级色彩的医疗制度。如四诊八纲、辨证诊治、七方十剂,方剂调配时的君、臣、佐、使等。

  中医院大多引进了现代医院的制度文化,所以中医院的制度文化还包括:医院领导体制、医院组织机构和医院管理制度三个方面。#p#副标题#e#

  20、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有哪些具体内容?

  ⑴整体调和医学观念

  天人合一自然观

  阴阳平衡生命观

  以和为中人文观

  ⑵辨证论治思维方式

  脏腑经络系统观

  四诊八纲方法学

  理法方药控制论

  ⑶仁术济世道德导向

  仁爱修身品格志向

  济世为本致用情怀

  德业双修精神风范

  21、概括地说中医药文化行为规范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行为规范是医院管理之“道”,在中医院现有的制度规范中,完善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内容,是保证中医药文化在医疗科技、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得到更好地传承,也是巩固中医院正确发展方向的有效手段。中医院工作范围广泛,有医、护、教、管、建等,但其行为大体可以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服务以及管理三大类。其中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行为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

  ⑴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科技规范;

  ⑵仁爱济众的中医药服务规范;。

  ⑶调和致中的中医院管理规范

  22、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通过环境形象的建设,达到营造氛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推崇医德,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目的。

  23、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主要作用:熔铸中医思想,凝炼医院精神。促进专业人员热爱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引导社会大众崇尚中医,相信中医,热爱中医。

  其意义在于:阐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突出中医特色,坚持正确方向;

  树立学术风尚,振奋敬业精神;

  传承大师医德,体现名医风范;

  提倡人文关怀,强化服务意识;

  普及中医知识,提高大众兴趣;

  宣传医院功能,展示科技成果;

  增强文化自觉,维护医患和谐。

  24、传统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何关系?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古代本草书籍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食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然而,茶叶的产地和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一样。产于安徽者曰松萝,主要作用“化食”;产于浙江绍兴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于福建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于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于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可见茶叶入药有很大的学问。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的差别,因此,四季饮茶也要有所区别。春天,属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复苏。人们经过漫长的冬季,“内热积贮”,因此应注意驱寒御邪,扶阳固气。此时宜饮花茶。因为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具有理气、开郁、祛秽、和中的作用,促进机体阳气的生发,并能振奋精神,消除春困。夏天,属热,赤日炎炎,气候闷热,出汗甚多,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必须补充大量水分。此时宜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味苦寒,清鲜爽口,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和消食利导等作用。秋天,属凉,有萧杀之象,空气渐渐干燥,人们感觉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这叫“秋燥”。此时宜喝清茶,色泽绿润,内质馥郁,不寒不热。秋凉饮之,可以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冬天,属寒,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人的机体处于收引状态,新陈代谢迟缓,容易罹患“寒病”。此时宜饮红茶。这种茶,叶红、汤红,醇厚干温,滋养阳气,增热添暖,可以加奶、加糖,芳香不收,还可以去油腻、舒肠胃。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25、传统酒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哪些关系?

  中医跟酒的关系特别密切。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自夏商奴隶社会兴起时,即有了酒的酿造,在《史记》和《内经》中,有许多关于药酒的记述,如“醴”(含醇量较少的清酒或指甜酒)、“醯”(一种淡酒)、“醪”(含醇量较高的浓酒)、“ 酒”(商代用香料及郁金等药酿制成的一种治病香酒)颇似现代医学中所用的酊剂。

  在中华民族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医”字正体字写作“醫”,下半部分的“酉”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而且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品之一,中医用酒治病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有过这样的句子:“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酒这种发酵的制品,就是最早的中药。

  酒问世之前,人们得了病,往往求“巫”以治。由于酒的酿造和饮用,我们的先祖发现这种液体能通血脉、散湿气、温肠胃、御风寒,还能开胃下食、除风下气,乃至止腰膝疼痛,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于是酒在医疗上的作用迅速取代了巫术。后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酒才渐次退而成为中药的辅料。

  在中药里,用到酒的方子很多。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载的炙甘草汤,在这个方子里,就要将包括炙甘草在内的九味中药,放在清酒和水里面煎煮,它是主治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在《金匮要略》里也记着一个方子,叫栝楼薤白白酒汤,它的组成就是栝楼、薤白、白酒,三味同煮,分温而服,它的作用主要是扩张血管,抗缺氧,抑制心率不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等等。另外,还有红兰花酒,“将红兰花与白酒同煎至白酒的一半,去渣候温,取服”,能达到行血止痛的效果。

  酒在煎煮之后,醉人的成分会挥发出去,剩下能够通经活血的物质。酒在煎药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性,因此,煎药的时候,熬好药往里兑酒是一回事,把酒加在药里同熬又是另一回事。一般而言,酒在炮制中药的过程中,发挥的是通行药性的作用。酒性是轻的,中药经过酒的炒制之后,能带动药性往上走,比如黄芩,酒炒之后,药性集中在人体的上半部分。相反,如果药用盐炒,药性则集中在下边,在肾经上起作用。要想入肝经,则用醋炒。这是中药炮制过程中,借不同物质,让药性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

  因为酒具有通经络的作用,它能更快地促进血液循环,带着药在身体里运行,所以国人还发明了药酒。药酒里可以兼纳多种中草药,将它们的药性混溶一体,便于人体的吸收,在饮食中达到疗养身体的目的,非常值得推广。药酒的功效在清宫里得到过很大的发挥,乾隆皇帝特别注重养生,爱饮保健药酒,也给后世留下很多珍贵的药酒方子。

  此外,药酒也可以外用。有一些药酒药性非常猛烈,不适于口服,通过擦洗患处的方式,可以使药物渗透,起到止痛和通经络的效果。发展到后来,很多外用的药水里,都含有酒精的成分,比如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六神花露水等等,它们都是借用酒力来行药性,使得起效更快。

  概而言之,在中医药里面,酒从最早的中药汤剂,演变为中药的辅料,不管是在内用和外用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副标题#e#

  26、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哪些关联?

  祖国传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昌,绝谷则危”,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围绕着这个目的,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饮食养生治病理论。自有烹饪以来,饮食与养生治病就紧密的联系起来,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治病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在几千年的实践碰撞中,有以下点关系最为密切

  ⑴饮食对人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⑵医食同源,寓医于食;

  ⑶“养、助、益、充”既是的食物结构,也是补精益气的最佳食疗组合;

  ⑷少量多餐,反对暴饮暴食;

  ⑸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

  ⑹注意肉类卫生,少食肉;

  ⑺饮食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

  ⑻饮食时精神要愉快,勿抑郁,勿动怒;

  ⑼食后的卫生和保健。

  2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医药文化关系密切?

  ⑴武术和伤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者

  实际上,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互为渗透,武术中伤科,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等思想,同样贯穿在武术体系中。所以,无论从拳理,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很容易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比如太极拳、八卦拳,其拳理就是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实际上,中国所有武术都讲究阴阳变化。我们已不难看到武术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就是因为中国武术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

  ⑵从医学的发展史上来看,伤与武密不可分

  习武受伤,在所难免,疾病的“疾”字,就是象征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因此防治受伤的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在隋唐,在太医署下专门设立了按摩专科,其中按摩医者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宋代在医学制度上分为九科,疮肿兼折疡科,即外科和伤科并在一起,而金镞开放性损伤另列一科,中医学丛书《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把有关跌打损伤的病与治疗方都汇集在“伤折门”和“金创门”中。元代由于连年征战,产生大量战伤病人,使伤骨科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医学制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调整,正骨科在医学史上第一次成为独立的专科。中医药学在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外科领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而伤科正骨却依靠技击家之间师徒相传及这些专著的流传而依然在迅速发展。民间武术伤科学派,有专著传世的约在明代以后,但在民间传授治伤经验,师徒相传这种形式当早于此时。武术伤科应当说是由技击家、僧道从民间师徒相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到了明清武术伤科学的流派上已颇具特色。

  ⑶医学上的内容特别是针灸知识,给伤科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伤科的崛起,又提高了经络学说在中医里的地位。

  在历史上,虽然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除了受到针灸医师和推拿医师重视外,其他科医生不甚重视,而武术界却因点穴术与技击的作用,十分重视穴道。所以,重视穴位作用,注意经络理论是武术伤科学术流派特点之一。正因为如此,相应的出现了根据穴位采用不同治疗方药。必须指出,武术伤科著作中的穴位名称与目前针灸学上的穴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但近代医家的著书立说及介绍临床经验时有逐步向十四经穴位靠拢的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武术中的穴道与针灸上的穴位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武术对穴位的重视首先起源于格斗技击,所以著书立说时考虑的穴位损伤,更接近于现代的解剖位置伤害。

  ⑷共同的文化渊源,铸炼出了一批医武兼容的复合型武术奇才

  武术伤科学派在辨证施治,应用药物治疗时有两大特点,即既讲辨穴施治又讲辨证施治,应用的方药少而精且十分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除前述少林伤科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传人外,还有许多医武兼备之医家,或以师授,或以家传,自成一派,继承和弘扬少林伤科医疗体系,使少林伤科学派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